Home
Blog
Look
Made
Sell
Past

Archive for August, 2007

【看耕】

Thursday, August 30th, 2007

下過幾場雨,風球來了去去又來,太陽一出植物都猛長。植物的綠,很好看,但不見得我的近視因多了看綠而淡褪。可能都是謠傳。

八月初苦瓜滕天天攀長,我每有機會便把下垂的滕蔓好好攀住竹枝,因為瓜長時一沾地便會爛掉。植物自己會長出幼而柔韌的蔓左牽右纏,穩住主幹,但有時誤會了地上的野草作為依靠,就得以人手扶起。跟植物交往,必須溫柔,輕輕把瓜蔓向上繞緊竹枝,像修行一樣,只是心裏會默念「好好長大呀」。

當苦瓜仔以微型的姿態冒生,我禁不住傻笑。就是一個平常見到的苦瓜,以指甲般的大小掛在滕蔓間,有着所有生物嬰兒的可愛。那其實如此理所當然,瓜果都是由小長大,只是貨架上都不會得看見。細小的苦瓜已經會引得瓜蠅螫了在內生蛋並整個苦瓜爛掉,所以要在他們細小時,便套一個透氣的袋。又因為花開結果並不會有任何顯示,既不會咇咇響,也不會閃閃發光,這幾天,我便在兩列苦瓜中團團轉,望着都是綠色的枝、葉、蔓、果,望完又再巡視一次,好像總會再發現多一個又一個。我不斷想起photo hunt,並會指着被發現的小瓜微微暗笑。

Posted in 農誌 | 1 Comment »

【名字的意義】

Monday, August 27th, 2007

有人叫我這個名字,彷似一個預言,或者咒語,沒處可逃。

*H不知是甚麼意思。雖然只佔一個,但那桃紅讓我念念不忙。我猜是「性」,呵呵。
**噓 (kyo) — exhale; blow out; deep sigh; hiss; praise, flatter; lie.

 

上班、身份證明文件上用的名字。

金金金金金金金...可見我還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金牛。看來是「友」和「噓」把金、秘及逃分隔;又或者,其實我不太要「友」和「噓」也可。

有人叫我這個名字,彷似一個預言,或者咒語,沒處可逃。

*H不知是甚麼意思。雖然只佔一個,但那桃紅讓我念念不忙。我猜是「性」,呵呵。
**噓 (kyo) — exhale; blow out; deep sigh; hiss; praise, flatter; lie.

我,沒話可說。


Anson 在facebook介紹的,你也試試吧。

Posted in 喃喃 | 2 Comments »

【重訪】

Friday, August 24th, 2007

關於城大,其實已經沒有甚麼。

會議在一個英文字母後加四個數字的房間進行,我以為我會迷路,但左穿右插下,腳不其然仍會找到暗角的門門後的電梯自然會按5字。電梯門一打開,襲面而來是長久困着地氈混冷氣的氣味,才突然醒覺我曾經在此,仿如一種只有自己才知道的證明。除了連綿的儲物櫃,這裏沒甚麼勾得起我的情緒。

散會了走到canteen,被過份裝潢的美心嚇倒。美心快餐,不會有自家出爐的菠蘿包吧,也就沒有期待了。

暑假的泳池,讓蜻蜓悠然點水,兩個救生員看着兩個泳者,四周有樹,是校園最漂亮的一角。羅馬廣場已然消失,建了牆成為一個室內,將所有休憩的地方都開墾加上功能,在這裏我甚至不會驚訝了,延續一個商場校園如此理所當然,就不要問那音樂會要在哪裏搞啦,沒冷氣的地方是沒有人要的,會流汗呀很可怕。

獃在茶樓吃漫長的午餐,因為口要說話就沒空吃,得到完成這天的討論,我急不及待離開這我待過幾年的校園。我希望我的記憶跟它無關,在這裏,我掛念的是人。

我需要看見天。

避開了便捷的通道往地鐵站,到南山村遛達。

我一直記住,南山村有一道攀了蔓藤的牆。

lamshan01.jpg

就是這裏,樹頂往上在牆的斑駁,只剩一點痕跡。

村仍是老樣子,有很多可以看到天的地方,有很多老人在樹下納涼。有糧油雜貨店和士多也有便利店,有新有舊的食肆有冷氣開放也有露天大排檔。 我想說,我並不是要懷戀一切舊物,只是沒有選擇的生活叫人窒息,正如在一個沒有天空的校園,我記得的永遠是偷偷走到那時沒上鎖的天台上的光景。

lamshan02.jpg

Posted in 喃喃 | 7 Comments »

【給你】

Friday, August 10th, 2007

究竟要怎麼說,才能明白。

1. 關於皇后,其實已經不止是皇后,那是關於我們要一個怎樣的城市,怎樣的政府。因此請不要再說我對皇后沒有甚麼感情,便輕輕置身事外。我一直在想,他朝君體也相同。若果這城還有一處你喜歡的地方,當你不想擠在人群中時,可以寧靜的地方,甚至是你以為只有你自己才會感動的地方,因為這個地方,你愛這城。而天星和皇后碼頭,是一個預視,你愛的地方的下場。如果,你還是硬要說,沒有,根本就沒有這樣一個你喜愛的地方,在這城,那麼現下,不就是一個機會去爭取,讓我們可以有設計這城的權利嗎?

2. 清場之後的一天,跟妹妹聊起,他說,在電視看到,站在皇后天台上聲嘶力竭地喊的人,就是無法說服他,一個普通市民,為甚麼要不遷不拆。我說,堅持不拆的原因如此龐大,口號根本就不能承載,不同於政府說一兩句發展經濟、穩定和諧、合約精神,大家立即精神抖擻,一呼百應。但我也同意,如果不是讀了網上非主流媒體的各種報導,或者親身到碼頭一趟,看一看聽一聽,報紙或電視機面前的人,都難以掌握,年輕人在堅持甚麼。如果你真的想明白,讓熊一豆明晰地告訴你。我們要的是公共空間,而皇后碼頭就是其中一個碩果僅存的地方。公共空間,簡單地說,就是你,或你和朋友,或你和伴侶,或你和親人,在空閒時,不用消費也可以一坐的地方。就是一個你在銅鑼灣或旺角瞎逛時最渴望又最得不到的地方。

3. 上星期日,從中環離島碼頭走到灣仔的路,不能經過愛丁堡廣場了,而金鐘那面的龍翔道亦封了,看着那些路路不通的境況,有被囚禁的感覺。一個框,框着人,這城,你要我如何愛你?

4. 他們比我說得更好,去看吧。


星期日:解放愛丁堡最後通碟

根據七月廿四日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向立法會議員解釋的拆碼頭計劃,大會堂和愛丁堡廣場範圍只需封閉一晚(立法會文件, CB(1)2151/06-07(01),附件 F,頁一)。皇后碼頭既已被清場高及圍板,但整個愛丁堡廣場至今依然被警方以兩米多高的大型水馬封鎖。除了工程人員和警方,所有人均不得內進。整個愛丁堡廣場被無理地封鎖。

雖然發展局發表聲明,指由於要遷就工程車出入,所以封路;但就我們所見,工程車是由天星地盤通往皇后,根本不用封鎖愛丁堡廣場。另外,根據現有行政部門的權力,運輸署可以不斷地延長封鎖。為避免行政部門繼續濫用權力,本土行動將發出最後通碟,要求政府立即移走水馬,解封愛丁堡廣場。

本土行動

日期:八月十一日 ﹝六﹞
時間:下午四時
地點:舊天星碼頭外空地,愛丁堡廣場封鎖範圍外
查詢:蘇小姐(91677401 )

Posted in 喃喃, 這城 | 2 Comments »

【事實是】

Saturday, August 4th, 2007

七月三十日 黃昏

終於替居住的地方徹底地抹了一次殺蟲藥,避到城中媽媽家,途中不一定要經過皇后碼頭,但拐一個彎又有何不可?

碼頭有很多人,很多人是獨個兒來的,我看他們的眼神,我明白,大家都希望找到一點憑藉,祈求 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果真能成立。因為有了示威者在此,我想不少來碼頭支持的人會帶點戰戰兢兢,不是怕誰,只是心裏的支持不知可如何表達;反而來喊拆卸是硬道理的人,懷着判官般的心情,就沒啥好怕。

七月開始,我逢星期天早上都把菜由離島碼頭推到灣仔的墟,途中就在皇后抽一根煙。 也不是特意要如此,只是既可以省下四十元運輸費用,又可以無顧忌地抽一根煙,這段路沒理由不走。每次經過,鴻姐都在,他友善也會嚴謹,說笑而很多時疲累,怕別人擔心他而他總是擔心着很多人。之後怕生的我每到皇后,遠遠地見到他心神就定。

那些星期天,皇后都很寧靜。

如果我看到的都是我自己,而我總是看到別人的尷尬,並為此而尷尬。我怕在很多人的地方,碰上在識唔識之間的人,打不打招呼、之後要說些甚麼都成了難題,無可救藥的窩囊。

事實是,在這裏,只要走到這個公共的海邊,你就成為我們,我們可以有不同的觀點,可以很近或很遠,可以看書、下棋、吃龍眼,可以述說、呼喊、等待政府聽到我們。事實是,我們都是市民,在這城生活的人。

昨天我到來時,論壇在建。官像神明一樣,要有一個壇才請得出場,保衛皇后的人在這裏八個月了,官要在宣佈清拆的死線之後,才迤迤然來這個地方,註定這不過是一個宣示權力的表演,因此官謹記要微笑,緊握拳頭,也要微笑。官將自己安排在市民的連繫之外,由警察和鐵馬分隔開來。因為他們不聽,他們對我們一無所知,所以總是害怕,就像怕外星人會毀滅地球一樣,因為自己的不足和無知而害怕。

七月三十一日

和媽媽到IFC看《變型金剛 》。媽媽頗喜歡IFC,寬敞新型又有冷氣,而他只會在裏面的can.teen快餐店(美心價格、中產裝潢)和電影院(通常看便宜的早場)消費。媽媽以導遊般的語氣先帶我到can.teen快餐店,兩人分吃了一個蒸飯,然後看戲。媽媽常提及小時愛看戲,跟着阿哥到戲院,甚麼戲都看。近年媽媽的看戲經驗是:只有看哈利波特第一集時沒睡,其餘的戲,總有他自己安排的中場休息。我在戲院中,看汽車變身看得暗呼型型型,側頭幾次,最後見媽媽都是入睡了。

看戲之後,媽媽精神抖擻,說帶我到平台走走,像是介紹自己的家一樣。室外跟室內有十多度的差別,我暗想身體如何承受得來。平台窩在高樓之中,四方八面都是陽光,向海的地方都是餐廳,有露天的桌椅,有幫襯就有海景。一些人在牆沿對着另一些牆企圖避開猛射的陽光抽煙。我們走到到望得見皇后碼頭的一邊,攀着圍欄,不語。

夾在添馬艦前和天星那兩塊爛地之間,皇后碼頭如此細小而堅實,亦將成一塊爛地。

媽媽說你睇下,如果唔拉直條海岸線,邊度有地方起馬路?有時候,啲嘢舊咗就要拆o架啦。我沒說話,都不知要怎麼說。就是因為我一直都不知要怎麼說,所以才會常常覺得尷尬吧,而我心裏總想,這樣拆掉一個公眾可以隨時使用的碼頭,是不對的。想想我身在一個大廈的平台,隨時可以被人趕走,而我將再沒有可去之處。

默默地跟着媽媽離開這很高很高的大廈,媽媽回家,我走到皇后。 途中碰到爪和小怪,我們便一起。

待到凌晨二時許,我一直都在旁邊,遙看着人們發言、唱歌跳舞,每個人心裏都是想着那一刻吧。而我就在旁邊。我不知該做甚麼,像Cally說的,我有很多心理關口、很多不能,而老在想我可以做甚麼。年輕的人多麼輕盈,事實是,根本不關乎年齡,我只是怕,甚麼也怕,怕這刻熱情之後的痛。

最後身體用盡當天的能源,不得不爬回家。

八月一日

事實是,我出門前準備好一件汗衣帶給鴻姐,想着把衣服交他之後就回田澆水,已經一天沒澆水了。

早上十一時十分,13號巴士直抵大會堂,在馬會拐彎時便看到警察。

來了。

鐵馬已經架起,我走到低座,門亦已封。我摸一摸袋裏的汗衣,覺得很無稽,怎麼我不可以走過這裏把一件衣服給我朋友?這些盡忠職守的警察,帶着出勤的亢奮,唔該前唔該後地命令人們讓開,就是沒一句話告訴人們他們是在做甚麼,為甚麼,他們怕甚麼?是因為這樣把人從一個公眾地方抬走是不合法的嗎?廿多個把自己跟土地鎖在一起的人,對孔武有力並且負械的警員,究竟有甚麼威脅?衝撞之間若然警員受傷,即可拘捕市民控告以襲警,若市民遭警員攻擊而受傷受傷呢?誰來監管?

我們和警員隔着鐵馬面對面地站,他們有權力,因此從來不會公平,如果他們要以不公平的方法行動。我望着這段由大會堂走到皇后碼頭的路,和眼前跟鐵馬無異但更叫人心寒的警員,就覺得很悲哀,事實是,我的眼淚流了。他們不過在上班,而我們危害了誰?是誰要我們對立?

直至四時,除了天台上的人,其他人都給抬離碼頭。我擔心着烈日下的菜,拿起袋準備離去,衝鐵馬突然進行,我不想也不能,我怕,跟人的衝突,身體的衝突。我還在想自己在作啥,我其實該上前我很大力呀,但我不能。有人衝前踏在水樽上趺倒,我便匆匆拾起地上散佈的水樽,我只能做這些,並希望沒有人受傷。事實是,我怕。

然後我轉頭就看見一地血花而小怪呆在當場。手指破了。我跟他走到一旁止血,勞永樂醫生經過便替他包紥傷口。我望過鐵馬那邊,仍然在衝,有人陸續給警員們夾抬出來。之前,何來還有其他人都不斷重覆要求跟當日行動的警員指揮對話,秉承政府對待市民的方法,眼前僵立的警員無論高低級,一律當聽不到沒反應,甚至有些在暗笑。我們越理性,他們越覺可笑吧,因為,由一開始,事情就不是公平進行。

他們有的是權力,而我們只有身體。

我和小怪在醫療車上等待到醫院,見馮炳德受傷上來,說胸口給踢了幾腳,穿涼鞋的腳也給踏扁了,很痛。初步檢查之後,他先上運送我們到醫院的救護車,而那車在當場擾攘了近半小時(可能不止)。起初我不知他們要拘捕馮,所以一上車見有三個警員在,以為他們都是受了傷,而車外的人堅持要有人跟馮到醫院,車沒開動。當時車上除了警員和馮,就是兩個消防護理員、小怪和我,我見馮套着氧氣面罩並已經不太睜眼很虛弱似的,就擔心這樣子耽擱下對他不好,便嚷說我下車吧我自己乘的士好了,我又不是警察不一定要乘救傷車,你們讓長毛上來啦。之後,其中一個警員便下車,上來的不是長毛,後來知道是張虹。張虹仔細問了醫護員馮的情況,又問了一些有關救護車的新舊(全程都很顛簸呀),還問那兩個警員覺得新制服如何。之後便是醫院了。

幾個從皇后送來的人,包括馮、小怪、張虹、我和另一個穿涼鞋而腳給警員的硬靴踏扁的陳,被安排在同一個急症室。等待醫生來時, 駐醫院的一個警員進來兩次,硬要叫醒睡着的馮簽一份類似傷勢報告的紙,而當時醫生並未給馮檢查,我們亦不知他們要拘捕馮。張虹看到那紙上有一項關於拘捕的選項,問那警員他又答得不清不楚,來來去去都是說總之簽啦這是一般的手續。我們說,馮現在休息,醫生未到,待馮醒了才算。我甚麼都不懂,關於政治謀略或其他,只是,我覺得警員並不可信。

作為一個市民,我很討厭這樣。警員是應該協助市民,而不是陷市民於不義,或像要復仇一樣,用種種名義去拘捕還沒給定罪的市民。有人當然會說若果是大賊或大惡人又如何?不要低能啦,我們是甚麼也沒有而只有一個身體的人,最多加個背囊或布袋,如果警員要用對待大壞蛋的方法待我們,那他應該給革職,因為他連常識和一般的判斷力也沒有。警方既不屑跟我們對話,從來也沒有要和平解決事件的意欲,你看警員站着陰笑,話就說在面上:最好你們乖乖讓我們收工,不然便拚吧。我們以甚麼拚?只可以身體拚。衝突之中警員受傷可以告市民襲警,還有那麼多保障他們、對他們有利的法例, 浪費警力、非法集會甚麼的,然而受傷的市民呢?被踢裂的胸骨呢?被踏扁的腳指呢?我們可以說警方對示威人仕要求對話的蔑視,是一種挑釁嗎?

很累,我必須回家。

八月四日

今天又乘小巴到離島碼頭,遙看皇后碼頭已經給重重圍起,圍板這麼高,外面的人甚麼也不會看到,你便知道,他們有多鬼祟,因為道理不在他們,司法覆核還沒完成,這是所有人都知的事情。我覺得很難過,在不義的權力之前,這城,還可以如何。

在網上,看到這片段,左面是最後一個離開碼頭的年輕人。有好些人在此片段下留言,不乏對年輕人的攻擊,就只憑一個影像片段。事實是,我看到很多人其實都怕,因為年輕人的熱血和勇氣,正彰視了他們自己的不能。他們可能心中都想過,留下一個公共碼頭其實也很好,只是有這麼多人,傳媒和政府都告訴他們不可能,那就不可能啦。既然應該是不可能,一個年輕人,憑甚麼這樣堅持?他們都怕,自己竟然不如一個如此普通的年輕人。

近月來都沒雨,我每天中午必須到天台灑水降溫,你們知道曝曬下的天台多熱嗎? 那是灑水在上面會立即冒煙並且在十五分鐘後完全蒸發掉。年輕人們在天台上日以繼夜夜以繼日,以身體告訴別人他們的訴求,不屑他們的人,又有幾多個曾仔細聆聽過?

我明天又要到灣仔賣菜了,但我不知道要怎樣走過去。

Posted in 喃喃, 這城 | 9 Comments »

  • Search

  • 分類

    • -37+ (11)
    • weary bear (1)
    • 不務正業 (4)
    • 厚似酸梅湯 (8)
    • 唔好拉住我系列 (1)
    • 喃喃 (189)
    • 夢話 (7)
    • 對話(練習) (2)
    • 布物 (3)
    • 必必 (7)
    • 找活 (14)
    • 攝影之奧秘 (5)
    • 攰熊 (1)
    • 沒有愛情的愛情故事 (7)
    • 獨居 (27)
    • 睇戲 (5)
    • 給誰 (39)
    • 綿綿 (1)
    • 誰說 (13)
    • 身體 (11)
    • 農誌 (18)
    • 迷歌 (14)
    • 這城 (46)
    • 遊走 (9)
    • 靜靜雞睇戲 (1)
  • 小故事

    • 【沒有愛情的愛情故事】
      • 【沒有愛情的愛情故事 I】
      • 【沒有愛情的愛情故事 II】
      • 【沒有愛情的愛情故事 III】
      • 【沒有愛情的愛情故事 IV】
      • 【沒有愛情的愛情故事 V】
      • 【沒有愛情的愛情故事VI】
      • 【沒有愛情的愛情故事VII】
      • 【沒有愛情的愛情故事VIII】
      • 【沒有愛情的愛情故事IX】
      • 【沒有愛情的愛情故事 X】
  • 管理

    • Log in
  • 舊誌

    • December 2016
    • July 2016
    • May 2016
    • March 2014
    • February 2014
    • January 2014
    • December 2013
    • November 2013
    • June 2013
    • April 2013
    • February 2013
    • October 2012
    • May 2012
    • April 2012
    • March 2012
    • February 2012
    • January 2012
    • November 2011
    • October 2011
    • September 2011
    • July 2011
    • June 2011
    • May 2011
    • April 2011
    • March 2011
    • February 2011
    • January 2011
    • December 2010
    • November 2010
    • October 2010
    • September 2010
    • July 2010
    • June 2010
    • May 2010
    • April 2010
    • March 2010
    • February 2010
    • January 2010
    • December 2009
    • November 2009
    • October 2009
    • September 2009
    • August 2009
    • July 2009
    • June 2009
    • May 2009
    • April 2009
    • March 2009
    • February 2009
    • January 2009
    • December 2008
    • November 2008
    • October 2008
    • September 2008
    • August 2008
    • July 2008
    • June 2008
    • May 2008
    • April 2008
    • March 2008
    • February 2008
    • January 2008
    • December 2007
    • November 2007
    • October 2007
    • September 2007
    • August 2007
    • July 2007
    • June 2007
    • May 2007
    • April 2007
    • March 2007
    • February 2007
    • January 2007
    • December 2006
    • November 2006
    • October 2006
    • September 2006
    • August 2006
    • July 2006
    • June 2006

© 2003-2018 saSa Park |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modified from Adair's "Little" |Log in